教授送“ 課”到山鄉(xiāng)——在圍場四合永鎮(zhèn)瑪琥溝村
11 月26 日,大雪把圍場四合永鎮(zhèn)瑪琥溝村裹得嚴嚴實實,然而,十九大精神宣講團的到來,讓這里的村民們感到暖意融融。
當天,圍場職教中心駐四合永鎮(zhèn)瑪琥溝村工作組,聘請河北旅游職業(yè)學院徐景錄教授到該村宣講十九大精神,講解黨在農村的惠農政策。盡管當天下起漫天大雪,天氣寒冷,但村民們熱情不減,僅能容納40 人的村會議室,來了60 多人,擠滿了會議室,有的還站在會議室外面聽講。
“聽說今天講的都是跟我們息息相關的事兒,機會難得,我們全家都來聽聽!贝迕裢跹诱患以缭绲鼐蛠淼搅藭h室,“知道今天來的人多,我提前一個小時就來占地兒了。”
宣講開始后,徐景錄圍繞十九大提出的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、脫貧攻堅政策、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保護等與“三農”最密切的政策;承包土地“三權”分置制度、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;大病保險制度、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等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等方面,用接地氣的語言,結合身邊事、身邊人,做了通俗易懂、入心入腦的宣傳講解,講到了貧困村民的心坎里,解開了貧困戶思想上的疙瘩。
當聽到“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”的政策解讀時,大伙兒都高興地拍手叫好。
“平時搞不懂的問題,今天明白了不少,專家講的重要內容我都記在本子上了,回頭我要好好琢磨琢磨!蓖跹诱贿呑屑氂涗,一邊對記者說,“現(xiàn)在的瑪琥溝村變化越來越大了,我相信,將來我們村會越來越好!
近幾年,隨著精準扶貧和惠農政策的實施,瑪琥溝村的變化越來越大,讓百姓看在眼里,美在心中。自2016年以來,村內已打水井9眼,建水窖1座。駐村工作組在指導貧困戶進行產業(yè)結構調整的基礎上,一起研究謀劃2018 年瑪琥溝村600畝坡改耕梯田建設、散養(yǎng)柴雞5000只、80萬袋黑木耳種植、300千瓦光伏發(fā)電、種植連翹40畝,200畝采摘園項目的后續(xù)推進工作,增加村集體和貧困戶的收入。
村黨支部書記丁廣樹說,下一步,我們在工作組的幫忙和指導下,對已被交通局立項的長2.8 公里,寬5 米,總投資106.4 萬元的村級公路修繕、利用“一事一議”項目資金及扶貧資金完成村組巷道路硬化工程,引導村兩委班子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“注重扶貧同扶志、扶智相結合”的要求,加強對貧困戶的科技培訓,加大科技投入,使貧困戶解放思想、更新觀念,激發(fā)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,增強貧困戶的“造血”機能。發(fā)揮黨支部的戰(zhàn)斗堡壘作用,帶領村民脫真貧、真脫貧,讓黨的十九大精神關于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在瑪琥溝村落地生根、轉化為村民的美好生活。
“只要聽黨話、跟黨走,就一定能脫貧致富奔小康。”丁廣樹堅定地說。他的話贏得屋內村民的一片掌聲。
(記者李亞冰通訊員 張鳳杰)相關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