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深入到貧困群眾家中——“了解他們的所需所盼,做到精準幫扶”
這天早晨,沙口集鄉(xiāng)劉屯村村黨支部對過的服裝店剛打開店門,正準備迎接新一天的生意。此時,隔壁的貧困戶牛文山家中來了位特殊的客人。
“家里生活怎么樣?身體還好吧?”盧健拉著牛文山的手噓寒問暖。
今年76歲的牛文山是五保戶,膝下無兒無女,現(xiàn)借住侄兒家。他是縣委書記盧健對口幫扶的6個貧困戶之一。
“胃病好點沒有?平時吃什么藥?”在北京學習期間,盧健委托縣里工作人員走訪了他分包聯(lián)系貧困戶,對牛文山的基本情況已有大致了解。當?shù)弥N纳經]有經過正規(guī)醫(yī)院檢查,一直靠吃藥維持時,盧健給縣衛(wèi)生局局長翟軍鋒打電話,盡快安排老人到縣醫(yī)院進行檢查確診。
“以后我們就是親戚了!北R健拉著牛文山的手,指著墻上的《結對幫扶聯(lián)系牌》說:“這上面有我的電話,以后有什么困難記得跟我聯(lián)系,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!
對口幫扶的6個貧困戶,他一一走訪。每到一戶,盧健都像對待親人一樣,和貧困群眾促膝而坐,話家常、問生計,詳細了解貧困戶致貧原因、家庭收入、身體健康狀況、家庭生產生活、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情況。
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朝野!彼谧咴L慰問過程中一再強調,全縣干部一定要真正深入下去,走進貧困戶家中,實地看一看,坐下來聊一聊,了解每一名貧困群眾的所需所盼,這樣才能做到因戶施策、精準幫扶。
“這次回頭看重新識別出多少貧困戶?致貧原因是什么?下一步有什么扶持措施?”走訪途中,他詳細詢問隨行的村干部。
“這次回頭看俺村共識別出14戶貧困戶,因病致貧9戶,其中慢性病就占了6戶。我們現(xiàn)在去的這家就是因病致貧中的一戶。”劉屯村村支書肖愛民答道。
“慢性病已成為群眾因病致貧、返貧的重要原因,要為每個貧困群眾建一份健康檔案!北R健說。
說話間,來到牛蘭生家。在了解牛蘭生家生活狀況后,話題落到他與老伴的病情,盧健關切地問道:“您的病都在哪看?”
“唉!邯鄲、石家莊都去看過,花的錢不少,也沒見什么大效果!迸Lm生無奈地說。
“慢性病在哪兒看差別都不太大,在外地看病只能報銷75%,回到縣內能報90%,而且離家近,省時、省力、還省錢!”他耐心細致地與牛蘭生一家講起農村合作醫(yī)療和貧困戶醫(yī)保政策……
村北的一處陳舊但干凈整潔院落里,一位白發(fā)蒼蒼的老人正在洗水果,看到有人進來,便起身準備迎接,盧健快步上前攙扶住老人說,“您老別動,快坐下!
這位老人是貧困戶牛雪堂的母親,今年76歲,患有慢性病,行動不便。牛雪堂本人離異,患慢性病,基本無勞動能力。
“俺兒子患病已經十余年了,也沒去過正規(guī)醫(yī)院檢查,有時候他病重不能走動,我腿腳也不利索,只能扶著板凳,一步一挪地接送孩子上下學……”
聽著牛雪堂母親講述生活的辛酸事兒,盧健眉頭緊鎖,叮囑縣衛(wèi)生局及鄉(xiāng)村干部,盡快安排牛雪堂和其母親到縣內醫(yī)療設施最好的醫(yī)院進行全面檢查。此時,這位一向樂觀、堅強的老人,流下了感動的淚水。
走訪了這兩個貧困戶,盧健感觸頗深,對縣衛(wèi)生局局長翟軍鋒說:“慢性病已成為群眾因病致貧、返貧的重要原因,你們要組織力量,到貧困群眾家中開展義診,為每個貧困群眾建一份健康檔案,幫助患有慢性病的貧困群眾進行鑒定,辦理有關慢性病醫(yī)保手續(xù),減少群眾的就醫(yī)開銷!
相關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