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后,民警告訴小林,首先是她的手機染毒,導(dǎo)致網(wǎng)上以往購物信息泄露給騙子。隨后,騙子利用改號軟件,深夜冒充銀行客服,先是發(fā)信息后打電話,使睡意朦朧中她輕易相信是官方客服的善意提醒。之后,騙子假意幫他追回被盜現(xiàn)金,騙取她的銀行卡號碼“后四位”(后三位是CCV2碼)進而被盜刷銀行卡里的現(xiàn)金。這就是說小林的“U盾”和銀行卡一直沒離身但同樣被盜刷的原因。
之說以小林的手機有兩條被消費2040元的銀行提示,第一條就是騙子用改號軟件發(fā)來蒙騙人的,第二條才是銀行發(fā)來的真實信息。至于騙子還要了小林的身份證號碼“后四位”,僅是逢場作戲的“障眼法”而已,沒有實在意義。
據(jù)辦案民警解釋,其實,銀行卡(信用卡)分“過卡交易”和“離線交易”兩種形式。前者由持卡人持信用卡在商場、超市等POS機終端上刷卡、簽字授權(quán),然后完成交易。后者則常見于持卡人預(yù)訂酒店、機票或者網(wǎng)上支付時,商家同樣通過POS系統(tǒng),提供信用卡賬號及其CCV2后三碼,即可完成交易。在支付過程中,如果商家將CCV2后三碼提供給銀行,銀行會默認為商家取得持卡人授權(quán),從而允許進行交易。
“CCV2碼”位置就在銀行卡的背面,是銀行卡號的后3位數(shù)字,俗稱驗證碼,也稱后三碼,是用來證實付款人在交易時是持有該信用卡的。女孩小林的銀行卡被盜刷,就是她向?qū)Ψ教峁┝恕昂笏奈弧保渲邪薈CV2碼所造成。 目前,邢臺橋西警方已展開立案調(diào)查,并借此機會提醒廣大市民,要時刻警惕騙子騙人的最新綜合招數(shù),但凡收到類似信息和來電一定要向官方電話核實,千萬不要將銀行卡“CCV2碼”泄露給對方,因為它與密碼同樣重要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(jīng)濟損失。
相關(guān)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