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建軍節(jié)特別報道
成都妹子徐莎莎遼寧艦上第一個四川女兵

目睹殲15起降,是徐莎莎最自豪的事情。
扎著兩個馬尾、戴著鴨舌帽、微嘟著小嘴,鏡頭前的95后成都妹子徐莎莎一副萌萌的樣子?烧l能想到,就在一年前,她還是一名身著軍裝的女兵,而且是遼寧艦上的信號兵。她每天最期待的事情,就是親手將軍旗在遼寧艦上升起,“那種感覺太自豪了!”
從小在成都長大,當兵之前徐莎莎從來沒有見過大海!拔业谝淮慰匆姶蠛#沁|寧艦旁邊的大海!泵棵肯氲酱司埃焐倝阂植蛔刃牡呐d奮。更重要的是,她是四川第一個走上遼寧艦的女兵。
學校放暑假,徐莎莎從樂山回到成都的家里。這幾天,她忙著追劇、看書、彈鋼琴、學視頻剪輯,生活過得井然有序。她說,她已經決定考研了,“我要讓青春多一點色彩!”

徐莎莎每天最期待的事情,是親手將軍旗在遼寧艦上升起。
當兵夢
愛看《亮劍》讀大一時報名參軍
當兵,是徐莎莎從小的夢想。小時候,她最愛看軍事題材的電視劇!啊读羷Α窡岵サ臅r候,每天晚上,我和爺爺總會準時守在電視機前,生怕錯過任何劇情。”她說,從那個時候起,她就堅定了去當兵的想法。
2015年,在樂山師范學院讀完大一的徐莎莎,在校園中偶然看到征兵的宣傳海報,便立馬填了報名表。彼時才20歲的她,告訴家人要去當兵時,父親徐德勝雖然感到意外,但還是支持女兒的想法,“既然有夢想,那就努力去實現(xiàn)吧,還可以鍛煉自己的獨立性!毙斓聞僬f,自己年輕時也有一個軍人夢,女兒參軍也是幫自己圓夢。
父母的支持堅定了徐莎莎當兵的決心。為做好入伍準備,她還提前將一頭烏黑的長發(fā)剪短!邦^發(fā)剪短的瞬間,我的心還是疼了一下。”徐莎莎說,當時頭發(fā)的長度在脖子那個位置,可到了部隊后,她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頭發(fā)長度不達標。最后,部隊統(tǒng)一將新兵的頭發(fā)長度剪到耳朵附近。
頂著“小男式”的發(fā)型,徐莎莎向往已久的當兵生活正式開始了。
女漢子
3公里跑步從21分鐘逆襲到14分鐘
進入部隊后,徐莎莎很快適應了新兵連的生活,爬鋼絲網、實彈射擊、擒拿格斗,她從不喊苦和累。
記得第一次實彈射擊時,其他女兵被實彈射擊的轟鳴聲嚇住,徐莎莎卻一點不害怕!拔掖蟠筮诌謶T了,第一次摸到槍,還是實彈訓練,心里興奮得很!毙焐f,“當時,大家都夸我槍打得好呢!
然而,挫敗感很快到來。三公里跑步,徐莎莎跑了21分鐘,成為新兵連的最后一名,小姑娘坐在跑道上傷心地痛哭了一場。那段時間,只要一提起跑步,她的心理壓力就特別大。
為了跑進17分鐘的及格線,徐莎莎每天咬牙堅持跑步超過5公里。為了體能跟得上,她喜歡上了食堂的饅頭。幾個月下來,3公里跑步她只用14分鐘就能完成,體重也增加了10斤。
“個子小,能量大”,這是徐莎莎留給戰(zhàn)友薛夢菲最深的印象!吧貏e能吃苦,訓練中也很認真!毖舴普f,訓練中很少聽到她抱怨,總是很開心的樣子。

徐莎莎(左)在遼寧艦甲板上。
初上艦
為遼寧艦震撼最初常常在上面迷路
新兵連訓練結束時,遼寧艦前來挑選人,徐莎莎面試成功進入初選。當時,她心里很清楚:要成功去到遼寧艦,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。之后,在學兵連訓練中以及遼寧艦的考核中,徐莎莎加倍努力參與訓練。
訓練再苦,每次給家里人打電話,小姑娘總是樂呵呵地說:“她們都夸我性格好,又好玩!薄敖裉煊柧殻矣帜昧说谝!薄斑@里的伙食很好,我又長胖了!”
功夫不負有心人,最后,徐莎莎以全優(yōu)的成績,如愿成為當年四川省唯一一位分到遼寧艦上的女信號兵,也是四川省第一個走上遼寧艦的女兵。
第一次站在遼寧艦的甲板上,徐莎莎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:遼寧艦龐大無比,婉如一座漂在海上的城市。而從小在成都長大的徐莎莎,這也是第一次近距離看見大海。大海廣闊無垠的氣度征服了她,更令她自豪的是,“我第一次看見大海,是遼寧艦旁邊的大海!”
初到遼寧艦上,一切都讓徐莎莎覺得新鮮。她經常和其他女兵在艦上“亂竄”,“真的太大了,開始我們常常在上面迷路。”還好,每次都會有熱心的老兵幫她們指路。
出大海
在軍艦上升旗愛看飛機起飛和著艦
新鮮感淡去,遼寧艦上的生活也會有些枯燥。每次航母出海,所有的電子設備都不能用,“那段時間,給父母打電話只能用航母上的電話打!币驗槌龊:侥干蠋У牡Y源有限,徐莎莎有時嘴里會長潰瘍,“我還好點,其他人比較嚴重。”望著航母,望著大海,徐莎莎鼓勵自己要堅強。
這期間,徐莎莎還養(yǎng)成了一個習慣——寫日記。她會把每天的喜怒哀樂都記錄在紙上,有時還會吐槽自己,“今天訓練時那個姿勢不夠帥!”“有什么事情不是一個饅頭能夠解決的,不行就兩個,一切都是最棒的安排!
而作為一名信號兵,除了日常的專業(yè)知識學習、揮舞信號旗、保養(yǎng)航母外,徐莎莎每天最期待的事情,就是親手將軍旗在遼寧艦上升起,“那種感覺太自豪了!”徐莎莎說,每次軍旗升起的瞬間,就會感覺到對祖國崇高的敬意。
在軍艦上,信號兵有個優(yōu)勢,就是能經常親眼目睹“殲15”起飛和著艦。徐莎莎至今想起那個場景都會尖叫,忍不住贊嘆“太棒了!太酷了!”站在“殲15”不遠處,看著帥氣的“走你”姿勢,聽著轟轟的發(fā)動機聲音,那一刻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返校園
當上插班生學習積極也更有擔當
時間飛逝,軍旅生涯的最后一次任務,徐莎莎跟著遼寧艦去了香港。當時正值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,遼寧艦抵達香港后,不少市民連夜冒雨排隊領票參觀。在航母公眾開放日,一位年邁的老人登上艦艇,站在甲板上淚眼婆娑地說:“祖國強大了!”站在甲板上的徐莎莎,也不由得熱淚盈眶。
2017年9月1日,徐莎莎正式退伍。同月,她回到樂山師范學院。回到熟悉的校園,徐莎莎的心態(tài)已經發(fā)生了改變!斑@兩年當兵的生活真的改變了我,我心態(tài)成熟了很多,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比以前開闊了。”
輔導員老師方麗看到了徐莎莎的變化,大一那會兒,徐莎莎和其他學生一樣,身上帶著孩子氣,學習目標也不是特別明確。當兵回來后,方麗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徐莎莎,“整個人的精氣神都變了,走路感覺都帶風。”
當兵中斷了兩年學業(yè),回校后,徐莎莎插班進入了2016級。剛開始方麗還擔心徐莎莎能不能適應,但很快,她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,徐莎莎特別主動和熱情,很快就和同學們打成一片,學習上也很有積極性。
徐德勝也驚喜地看到了女兒的改變:“比以前有擔當了,也更懂得體貼父母!
華西都市報-封面新聞見習記者楊金祝
相關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