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免费福利电影在线观看_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中文字幕啪啪_国产欧美尤物皇后视频_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_99re6在线精品观看

登錄 注冊 收藏本站 設為主頁
河北網

利國富民 舉全市之力建設“噸糧市”(2)

時間:2012-09-06 09:12河北網(m.bklai.com)
河北網(m.bklai.com)權威媒體 河北門戶

大名縣西衛(wèi)莊鄉(xiāng)大韓道村收獲夏糧 李嘯攝本版撰文/常勝軍本版圖片/除署名外均由邯鄲市委宣傳部提供

2、瞄準良種、良法、良田,千名農技人員下基層,成方連片搞攻關

糧食增產離不開良種、良法、良田。將先進農業(yè)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,是建設“噸糧市”的重要支撐。

先說良田:

在糧食生產規(guī)劃上,邯鄲一改以往一把抓的做法,開始成方連片搞攻關,以示范方和“超噸糧田”攻關為抓手,拉動東中西部糧食生產均衡發(fā)展。

按照每10萬畝建設一個萬畝高產示范方標準,在全市糧食主產縣規(guī)劃建設糧食高產創(chuàng)建萬畝示范方 50個,通過高產創(chuàng)建,帶動全市噸糧田面積2012年達到830萬畝(小麥、玉米兩熟播種面積),其中超噸糧田達到100萬畝。

水利是農業(yè)的命脈。邯鄲投資實施生態(tài)水網綜合開發(fā)、引黃灌區(qū)配套、大型灌區(qū)續(xù)建配套等工程,在引水、澆水、節(jié)水、管水上下功夫,給力“噸糧市”建設。

再說良種:

“橘生淮南則為橘,橘生淮北則為枳”。這說明農業(yè)生產受氣候、土壤、基礎設施各方面的限制。為進一步提高糧食單產,邯鄲由財政補貼,在全市重點示范推廣優(yōu)良品種,全面推行統(tǒng)一供種。繼2010年臨漳縣在全省率先實行統(tǒng)一品種后,2011年邯鄲所有麥田在全省第一個實行統(tǒng)一供種,6個小麥主推品種就有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“邯6172”。

第三是良法:

糧食生產,科技是關鍵,服務是保障。邯鄲深入開展“百名專家蹲村、千名技術人員包方、培訓百萬農民”為內容的“百千萬”活動,市縣鄉(xiāng)三級1500余名農業(yè)專家和技術人員,深入到“噸糧市”建設第一線,做到服務到田間,指導到農戶,技術到地塊。

今年,全市示范方面積由100萬畝增加到200萬畝,所有示范方全面推廣種子包衣、配方施肥、深松、等行密植、播后鎮(zhèn)壓和雜草秋治等九項關鍵技術,實行“統(tǒng)一品種、統(tǒng)一整地播種、統(tǒng)一肥水管理、統(tǒng)一技術培訓、統(tǒng)一病蟲防治、統(tǒng)一機械收獲”六統(tǒng)一服務,全市主體糧田的技術普及率和到位率達到95%以上。

3、堅持“三個不動搖”,加速農業(yè)轉型升級

7.5億元財政投入———“專家產量”變成“農家產量”,群眾得實惠越來越多了。

邯鄲市拿出真金白銀支持“噸糧市”建設。2010年市財政列支“噸糧市”建設專項資金5000萬元,2011年專項資金增加到1億元,各縣、區(qū)(市)財政按1:2比例配套,市縣兩級財政3年共列支7.5億元,直接用于支持“噸糧市”建設。邯鄲市農業(yè)局局長暴常青說,目前,中央、省、市財政對農民種糧的各種財政補貼,已占到邯鄲農民糧食種植物化成本的1/3多,有的地方甚至將近一半!吧钏1畝地,省里補20元,市里補15元,自己只用掏5元,太合算了!”臨漳縣黃辛莊村主任黃守福說。

1500名農技人員——— 打通農技推廣“最后一公里”,干群關系越來越密切了。

段美生是邯鄲市農技推廣站站長,也是邯鄲市“百千萬”活動中負責黃辛莊村的駐村干部。他們重點推廣了玉米種植的“一增四改一晚”技術,去年示范方單產在1400斤以上,比上年增產200斤。

市、縣、鄉(xiāng)領導干部深入群眾中間、田間地頭直抓高產示范方。市縣1500多名農業(yè)專家和技術人員在農村建起“科技小院”,在地頭創(chuàng)辦“田間學!薄=衲6月21日上了央視《焦點訪談》的邯鄲縣曹樂堡村農民曹金蘭說:“沒有他們手把手地教,今年小麥就沒有這么高的收成!

2011年,邯鄲“噸糧市”建設創(chuàng)造了三個“河北之最”:市縣財政投入最多、糧食單產總產增幅最高、示范方建設的數量面積最大。

今年,農業(yè)部開始在全國布局整建制推進高產創(chuàng)建試點,“噸糧市”建設成為全國“三農”工作的一個方向。

后“噸糧市”建設時期,邯鄲將堅持糧食生產的責任地位、扶持政策、推進力度“三個不動搖”,糧食生產仍將是大于一切、高于一切、重于一切的戰(zhàn)略任務,加速農業(yè)轉型升級,向“超噸糧市”邁進,為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做出新貢獻。

相關新聞:

責任編輯:美景
0
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,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,一切權利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。

Copyright (C) 2012-2012 河北網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:冀ICP備09014245號

未經河北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
違者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