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河北日報記者 蔡計鎖 張懷琛
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顯德汪礦,曾經是個以連年虧損而聞名于邢臺礦區(qū)的老礦企,但是近兩年,它卻以每年利潤超億元的“猛勁”,引來同行們的高度關注。是什么讓它重煥新生、產生如此大的變化?10月30日,記者帶著疑問,走進顯德汪礦一探究竟。
從邢臺市驅車,僅用半個多小時的時間,記者就來到了顯德汪礦。“走,咱們到一線車間轉轉去,你們要的答案都在那兒藏著呢!”工作人員知道記者的來意后,略帶神秘地說。
在洗煤廠末煤跳汰車間,只見泥狀的原煤經皮帶傳送,被源源不斷地運到這里,經過跳汰機、粗煤泥分選機、浮選柱三級洗選后,“搖身一變”成為可用于高爐噴吹的冶金煤。只不過,和通常洗煤廠里不一樣的是,在這里,各種洗選方式經過改進、創(chuàng)新后,組合起來變成了一套“一體化”裝備。
“以前我們只能洗選6-50mm的原煤,而6mm以下的只能當做原煤直接賣掉,每噸售價也就400元左右,產品價值全都浪費了!毕疵簭S副廠長商在旺說,“不過,如今情況可大不一樣嘍!”他指著眼前一套新投入的跳汰系統告訴記者,現在,13-50mm的原煤可以在原來的老系統里洗選,而13mm以下的原煤則可以按照1-13mm、0.25-1mm、0.25mm以下分別進行洗選加工,洗選出的產品再合成為一種新產品——— 動力精煤,價格一下子就提上去了。
相關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