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商繼續(xù)跟風,“人為造節(jié)”愈演愈烈
如今,“雙12”已經不是阿里的獨角戲,各大知名電商紛紛加入這個人為創(chuàng)造的購物狂歡節(jié),似乎不參與就意味著OUT了。而事實表明,電商平臺加上“雙11”、“雙12”的關鍵字眼確實能吸引用戶,提高點擊量,這也就難怪網購節(jié)成為網民的狂歡、電商的鏖戰(zhàn)了。
筆者了解到,今年的“雙12”,京東、蘇寧、國美等各大電商都紛紛加入進來。京東在“雙12”期間甩出“千萬神券等你來拿”、“12元狂秒”等優(yōu)惠促銷活動,在服飾、家居、美妝、鐘表配飾等范圍打造冬季狂歡。蘇寧方面則從12月1日到元旦,開啟了“時光盛典”活動,對數碼產品、服裝、酒水等展開五折促銷活動。一號店在12月1日到12日開辟“百貨綜合會場”,電腦會場還打出了“就比JD低”的字眼,火藥味十足。
國美在線打出情感營銷牌,以“12·12,就要愛”作為情感營銷主線,微信用戶通過朋友圈眾籌“愛心”方式來獲得更多數額的紅包,紅包金額最高1212元,且相對天貓的購物券則更為實用。除此之外,還有“愛的初響炮”、“男人愛變型”、“辣媽愛美麗”、“吃貨愛食惠”、“決戰(zhàn)Double 12”等為不同人群打造的專場活動,這些活動也緊貼情感主線,營銷節(jié)奏感很強。
購物節(jié)點頻繁,消費者難免“疲乏”
雖然各大電商平臺促銷手段花樣百出,令人眼花繚亂,但“淘”過一圈就會發(fā)現,即便低價促銷口號喊得熱鬧,但促銷力度十分有限,一些服裝鞋靴品牌的價格并沒有優(yōu)惠多少,與“雙11”的促銷價格相比還要高出一截。另外,像天貓?zhí)詫毜炔⒎侵苯咏祪r,而是以電子紅包或折價券的方式吸引消費者,優(yōu)惠力度不大。
有金融界業(yè)內人士分析,由于“雙12”促銷節(jié)點與“雙11”促銷活動時間間隔短,消費者的熱情被“雙11”消耗殆盡,購買潛力有限,大眾對“雙12”的關注度也明顯下降。專家建議,國內的電商平臺應將眼光放長遠,“雙11”已經被塑造成國民的購物狂歡節(jié),那么“雙12”則可以將立足點放在國際上,建議選擇與“黑色星期五”的促銷節(jié)點相結合,以此來滿足國外消費者在圣誕前夕巨大購物需求,提升海淘業(yè)務規(guī)模。
相關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