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在全國最大的毛皮交易市場——尚村毛皮市場看到,盡管市場內一半商戶已經開門營業(yè),但是仍顯得很冷清!耙酝夂玫臅r候,攤位都搶不到。如今毛皮價格下來了,銷量也下降了近三成,一些經銷商已開始虧損。”不少商戶向記者反映。
走進不遠處的天龍皮草有限公司倉庫,記者見到了積壓的滿庫貂皮。該公司經理李昭介紹說:“你看,這些都是今年新積壓下來的,我們的存貨來自全國各地,目前數量已經達到了100萬張,往年這時候只有三四十萬張。”
“以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山東諸城貂皮來說,2008年的最低價為80-200元,現在為60-140元。河北省的貂皮價格比諸城皮稍貴,但是也已經處于虧損的邊緣!敝袊ば畔⒕W負責人張斌說。
盲目擴群,導致市場供求嚴重失衡
“毛皮價格的大起大落除了需求因素外,也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個產業(yè)的不成熟,毛皮動物養(yǎng)殖業(yè)缺乏行業(yè)計劃與自律能力!睆埍蠼榻B,2014年,我省貉皮年產量1200-1500萬張,約占全國1/3;貂皮年產量約為七八百萬張,占全國1/6左右。
毛皮價格曾于1998年、2008年出現過兩次低谷。2009年開始,毛皮價格開始持續(xù)上漲,吸引了不少養(yǎng)殖戶投身其中!2013年,價格高的時候,養(yǎng)一只貂,短短幾個月就賺幾百元,稀有品種甚至能賺上千元。在利潤的驅使下,不少養(yǎng)殖戶開始擴大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,一些沒搞過養(yǎng)殖的農戶也紛紛投資建場,加入到養(yǎng)殖隊伍中來。那時的市場真是太瘋狂了!”張斌說。
相關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