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于9月3日至4日舉行。
回溯中國與非洲的交往歷史,早在明朝就已開始。公元1389年6月,長3.86米,寬4.56米的世界地圖“大明混一圖”繪制完成。它清晰地描繪出非洲大陸最南端的輪廓,最早向世人展現(xiàn)出完整的非洲大陸。它也證明了非洲與中國的交往,比歐洲早了一百多年。公元1405年,鄭和率領船隊揚帆遠航,駛向非洲。隨后的28年,鄭和七下西洋,四次抵達非洲東海岸。
1955年4月18日至24日,萬隆會議召開。此次會議實現(xiàn)了新中國領導人與非洲國家領導人之間的首次會晤。
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,非洲民族解放運動風起云涌。中國全力支持非洲國家反對西方霸權主義、殖民主義,支持非洲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正義斗爭。雙方結下了深厚革命友誼。1971年10月25日,第26屆聯(lián)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(shù)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(lián)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提案,現(xiàn)場很多非洲國家代表起身歡呼雀躍。
東起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,西至贊比亞中部卡皮里姆波希,全長1860.5公里的坦贊鐵路是中國早期對非援助的典范和縮影。從1968年開始勘探設計,到1976年建成移交,中國人在這片遙遠的土地上,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。同時,也收獲了珍貴的友誼和信任。
2000年10月,中非合作論壇——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,中非合作論壇正式成立。成員包括中國、與中國建交的53個非洲國家以及非洲聯(lián)盟委員會。
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8年來,中非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碩。“中國造”肯尼亞蒙內鐵路、吉布提自由貿易區(qū)、幾內亞卡雷塔水電站、非洲市場的各類中國商品、在非洲大陸上的中國醫(yī)療隊以及約2000名中國維和人員、頻繁活躍的民間交往人文交流……中非友誼在“真、實、親、誠”的土壤中不斷扎根。
2015年12月,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在南非召開。中國提出中非“十大合作計劃”。 2017年,中非貿易額達1700億美元,同比增長14%。中國自2009年起已連續(xù)9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,非洲成為中國第三大海外投資市場和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場。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8年來,中非貿易額增長17倍,中國對非投資增長100多倍。
2015年12月4日,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中強調,“中非合作論壇已經成為引領中非合作的一面旗幟,為南南合作樹立了典范,成為帶動國際社會加大對非洲關注和投入的先鋒!
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即將召開,期待北京峰會取得更多務實性成果,為中非友好關系注入新的活力。
相關新聞:
【中非合作高端說】安哥拉總統(tǒng)洛倫索:“一帶一路”為安哥拉發(fā)展
【掌聲送給你】為了中國榮譽,他把十幾年積累下來的訓練習慣推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