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日,由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批準的《保定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》生效實施。這是河北省第一部規(guī)范接訴即辦工作的地方條例,為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、煩心事、揪心事提供法治保障。
該條例所稱接訴即辦,是指保定市對群眾通過熱線提出的合法、正當訴求,由承辦單位給予快速響應、高效辦理、及時反饋和主動治理的為民服務機制。其中的熱線是由12345電話及配套網站、APP等多渠道共同組成的為民服務平臺。
“條例從立項到實施歷時一年,制定過程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,是一部聽民意、集民智的‘為民服務法’。”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文閣介紹,條例共6章43條,圍繞訴求受理與辦理、數(shù)據應用與治理兩大主線,以地方性法規(guī)形式對熱線“接、派、辦、督、考、評”全流程進行規(guī)范和完善。
代夢是市12345熱線審核組組長,她的工作是將接到的群眾訴求派單給承辦單位!傲⒎ê,辦理工作變成了執(zhí)法行為,更加有法可依。”代夢介紹,對權責不明、職責交叉等疑難事項,條例第17條規(guī)定,由熱線工作機構按照屬地管理、行業(yè)主管原則明確承辦單位,必要時組織法律顧問等參與論證。
“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,帶動一類治理。”市12345熱線相關負責人王鐵鑄舉例,熱線針對群眾緊急就醫(yī)求助,與衛(wèi)健等部門高效聯(lián)動,為群眾及時解難。此類緊急訴求,也成為條例相關機制入法的重要參考。此次條例第19條,就根據訴求輕重緩急程度和行業(yè)標準,明確規(guī)定了2小時、24小時、3個工作日和5個工作日的四級處置模式。
保定市接訴即辦改革工作實施近兩年來,在基層治理探索創(chuàng)新方面形成系列“保定經驗”,并入選清華大學數(shù)據治理研究中心發(fā)布的《政務熱線數(shù)智化發(fā)展報告(2022)》。王鐵鑄認為,條例實施更深層次意義,是將“首接負責”“每月一題”“未訴先辦”“主動治理”等保定市改革實踐中的成熟機制總結固化,在操作層面進一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。(記者李忻遙、安亞靜、史博佳、李笑笑)
相關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