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難也要讓搬遷群眾住上新家
——承德雙橋區(qū)外八廟周邊村莊回遷改造紀實
尊重規(guī)劃,為回遷擇新址
從2018年8月20日到9月16日,承德市雙橋區(qū)喇嘛寺村黨支部副書記陳永生一直忙著給村民發(fā)新房鑰匙。全村1300戶、4300多名村民終于可以回家了。新家搬到了2公里外的匯水灣小區(qū)。
原來的村莊坐落于磬錘峰下,村子西南越過武烈河就是避暑山莊宮墻。陳永生辦公室內掛著一幅近兩米長的照片,這是村莊拆遷之前,他請人站在避暑山莊的高塔上拍攝的。照片上,一片密密麻麻的民居中,散布著3處皇家寺廟和1處寺廟遺址。
雙橋區(qū)獅子溝鎮(zhèn)5個村在拆遷前,民居密集,環(huán)境臟亂,影響了文化遺產的保護。
為保護文化遺產,提升城市水平,承德市提出建設國際旅游城市。2010年,該市將突破口選在外八廟周邊。隨后,承德市委、市政府出臺相關文件,并完成了外八廟周邊5個村的第一步拆遷任務,拆遷涉及6081戶居民。
喇嘛寺村拆遷出來的土地,大部分被納入了文物周邊的建設控制地帶,小部分出讓的土地上,建筑物的高度也不能超過7米,容積率限于0.4以下。
“這意味著沒法原址回遷,需要擇址另建新村。”陳永生說。為此,承德市協調在鄰村上二道河子村置換260畝土地,也就是現在的匯水灣小區(qū)B區(qū)。
“拆遷是為了保護文物,而2012年國務院批復的《承德市避暑山莊及周邊寺廟文物保護規(guī)劃》,進一步強化了相關要求。”承德市規(guī)劃局雙橋分局副局長劉飛介紹,新規(guī)劃要求十分嚴格,很多地塊的建筑限高7米、10米,容積率限制為0.4、0.7。
這與最初的設計方案完全不同,一些既定的回遷項目已經不能再建。普寧寺后面的石碑溝,曾計劃建設4棟建筑,安置獅子溝村100多戶村民,但為避免項目建設對文物造成影響,當地不得不放棄這一方案而另想辦法。
類似這樣,殊像寺村等5個村拆遷出的7000畝土地,有5000多畝土地不能用作回遷房建設,只能用來建設綠地、廣場。
“居民回遷面積差了30多萬平方米,這是我們遇到的問題之一!痹趧w看來,拆遷百姓之所以歷時8年才能回遷,其中第一項困難就在于土地。
回遷面積不夠,只能另辟新路。
上二道河子村的安置面積緊張,雙橋區(qū)就從一個新開發(fā)的小區(qū)內購買了5.1萬平方米商品房用于安置拆遷居民。獅子溝村有80戶居民的安置面積不夠,當地一邊著手進行貨幣安置,一邊從鄰近的六中區(qū)域置換土地進行安置房建設。
缺少資金,借棚改解難題
回遷,最大的困難還在于缺少資金。
拆遷之初,承德市曾就此項工作出臺相關意見,成立專門機構,隨后把初步設計需要投入120億元的這項工作交給了雙橋區(qū)。
“2017年雙橋區(qū)的可支配財力也只有6億余元,很難安排這么大的項目!彪p橋區(qū)財政局預算股負責人馬建楠說。因為缺少資金,拆遷之初,承德市就確定了4家房地產企業(yè)進行項目代建,提出建設完成后再撥付資金并支付利息。然而,項目開工后,房產企業(yè)的資金鏈卻陸續(xù)出現斷裂,回遷項目紛紛停工。
代建企業(yè)資金難以為繼,雙橋區(qū)開始想辦法籌錢,推進項目建設。雙橋區(qū)委書記宋成立當時任區(qū)長,他想了各種辦法,最后爭取了一家銀行的貸款,才解了燃眉之急。
回遷建設中,恰逢國家出臺棚戶區(qū)改造政策,雙橋區(qū)仔細研究各項政策,提交申報材料,獲批棚戶區(qū)改造貸款,破解了回遷的資金問題,回遷項目得以恢復建設。
隨著建設的進展,雙橋區(qū)的債務也在不斷增加,每年需支付的貸款利息就達數億元。
怎樣才能化解如此之大的債務呢?
一方面,雙橋區(qū)不斷向上級部門爭取政策支持;另一方面,向專家請教,尋找解題思路。經過多方探索和嘗試,該區(qū)將債務全部置換,不僅保障了回遷項目的建設,也使債務結構大幅優(yōu)化,風險可控。
完善設施,升級社區(qū)功能
回遷項目中,位于山溝里的羅漢山莊是最早開工的。2010年7月開工,2011年年底主體已建成,但其后該項目卻建建停停。
“主要因為市政設施進不去,過去的道路較窄,下面排不開管線。”獅子溝鎮(zhèn)鎮(zhèn)長孟慶國介紹,為了把基礎設施引進去,當地政府重新對路網進行規(guī)劃,炸開阻隔的山體,建成了一條18米寬、2400多米長的路。同時,這里的水電暖等設施也都接入了市政網絡之中。
2016年8月,羅漢堂村拆遷的264戶、1000多名居民,在5個村中率先實現回遷。一位回遷居民感慨:“多虧了這條路的開通,現在去市里很方便,60路公交車還開到了家門口!”
不止羅漢山莊,獅子溝鎮(zhèn)5個村的回遷項目,大都面臨著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。用孟慶國的話說,“這幾個村,過去基礎設施基本為零。”
為了完善路網建設,雙橋區(qū)投資3.52億元新建了普寧新路、窯塞溝路等8條道路,還投入3億元對獅子園路進行了擴建。
承德市區(qū)的供暖熱源在城區(qū)南部,北部外八廟區(qū)域新增上百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后,從現有管網接口引熱,壓力、容量都存在問題。為此,一個新的熱源開始啟用。
隨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,多個設施齊全、生活便利的現代化社區(qū)拔地而起。走進新建的獅子溝小區(qū),樓宇青磚灰瓦、古色古香。獅子溝小區(qū)物業(yè)公司的經理唐艷春是土生土長的獅子溝村人。唐艷春說:“拆遷不僅改善了居住環(huán)境,還讓居民的財富實現了增值,每戶居民都擁有兩至三套共220平方米的住宅,還擁有20平方米的商業(yè)設施。”
小區(qū)外,來自南方的一家企業(yè),已經將一片集中的二層建筑打造為旅游商業(yè)街區(qū)。這個名為普寧小鎮(zhèn)的商街,將與周邊其他項目一起,讓雙橋區(qū)的文化旅游和現代服務產業(yè)再添亮點。(記者郭峰、陳寶云 通訊員史立業(yè)、侯瑞佳)
相關新聞:
承德市:持續(xù)加大“造管提營扶”力度 全力構建完善林業(yè)生態(tài)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