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水來襲時,是他們挺身而出,舍小家、救大家,以一己之力保全上百群眾的生命安全。
當房屋被沖毀、群眾無家可歸時,是他們一刻也不休息,沒日沒夜搶修水、電、通訊,安置受災鄉(xiāng)親。
當洪水肆虐后的家園一片狼藉時,是他們不顧自家損失,過家門而不入,組織大家清理淤泥、路障和庭院,盡力恢復重建。
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澇災害,井陘縣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、迅速行動,充分發(fā)揮戰(zhàn)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,為受災群眾筑起一道“鋼鐵長城”。
農村黨組織是抗洪救災的第一道防線,面臨洪水威脅,該縣農村黨組織充分展示了高度的政治意識和自覺的責任擔當。天長鎮(zhèn)南關村黨支部書記李建軍在洪水來臨時,迅速召集村兩委班子全體成員和全村黨員、村民代表,成立了一支50多人的抗洪搶險突擊隊,利用繩索、木板、梯子營救出150多名群眾和5名外地過往司機。在十幾公里外,小作鎮(zhèn)南石門村受災嚴重,村黨支部書記王雙廷和同是黨員的弟弟王生廷只顧著轉移全村村民,而弟弟王生廷的妻子卻在洪水中失去了生命。
洪災中,牢記共產黨員使命和擔當的,不止李建軍和王雙廷兄弟,最關鍵的位置、最關鍵的時刻,都有共產黨員忙碌的身影。南陘鄉(xiāng)方山村黨支部在暴雨中守護家園,年近七旬的村書記張保書帶領班子成員,組織20多名黨員和村民代表,從19日下午到20日上午,一直在村邊河道冒雨巡防并清理河中淤積物,在河水暴漲前連夜組織村民撤離到安全地帶,而他自家卻在全村受災最重,兩千多斤小麥被大雨沖毀……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。
每個黨支部就是一個堅固的大堤,每名黨員就是一面堅強的旗幟。在縣委統(tǒng)一部署下,全縣17個鄉(xiāng)鎮(zhèn)黨委318個農村黨組織在洪水來臨前全部進入戰(zhàn)備狀態(tài)。全縣共成立由黨員帶頭的抗洪搶險突擊隊400多支、醫(yī)療小分隊350多支,黨員 1.2萬名堅守在搶險救災恢復重建第一線。
洪水退去,生產自救、災后重建的局面馬上擺在面前;鶎狱h組織、黨員立即又投入到帶領群眾組織重建的戰(zhàn)斗中。
天長鎮(zhèn)秀水村黨支部書記劉三潤在洪災發(fā)生時因胃部全切除手術正在石家莊住院治療,得知村里受災的消息后,不顧家人的阻攔執(zhí)意出了院;氐酱謇锖,劉三潤立即召開了“兩委”班子會議,著手組織重建工作。他和鎮(zhèn)黨委取得聯(lián)系、商量對策,商定請示協(xié)調縣有關單位,安排了2臺鉤機和15輛鏟車,用三天時間,搶修出了一條臨時通道,又緊急調來救援水管和相關配件,恢復了正常供水。隨后幾天,他不顧更加虛弱的身體,發(fā)動帶領全村黨員群眾開展“三清”,恢復了道路通行。
災難面前,廣大黨員干部舍生忘死,無私無畏,舍小家、顧大家,總是沖鋒在前,如一面旗幟,帶給災難中的人民以希望和力量。ㄓ浾 王 更 張靜雯)
相關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