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續(xù)尊重學生個體差異
現代化的全球教育倡導考慮個體差異,鼓勵多元發(fā)展、尊重個性追求。上世紀80年代的語文試題及課改后的課標卷、部分地方卷在命題時都考慮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,具體表現如下:
上世紀80年代,有的題目讓文史類考生做,有的題目讓理工科類考生做;課標卷及眾多地方卷中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為選做題,江蘇等省份設置有附加題。遺憾的是,當前的普遍做法——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已經失去了選做意義,不建議繼續(xù)采用。當試題由教育部統(tǒng)一命制后,更應該考慮如何在題目中區(qū)別對待思維方式千差萬別的學生。
我們很有必要再認真學習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的高考語文試題,比較優(yōu)劣,總結得失。
命題人都是資深專家,命題本是件不容易的事情。課標卷已經很有課改特色和進步意義了,我們能從近年題目中感受到命題人在努力求新求變。筆者提出上述意見,只是希望命題者能夠把改革的步伐邁得更大些,希望能盡快建構起典雅、現代、成熟的高考語文試題。
(呂貽曉 作者為河南省鄭州十六中教師)
相關新聞:
【喜迎十九大·文脈頌中華】短視頻丨傳絕活聚產業(yè)匯大師 “村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