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根廷大文學家博爾赫斯曾說過,如果有天堂,那應該是圖書館的樣子。作為一座城市文化底蘊的象征,升級搬遷后的衡水市圖書館預計7月試運營,這個滏陽河畔的新地標正緩緩掀起面紗驚艷著眾人的目光。
衡水市圖書館始建于1998年,20年來雖因種種原因幾經搬遷,但仍為廣大市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。衡水市圖書館新館坐落在市滏陽生態(tài)文化公園內,是衡水市文化藝術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,新圖書館建筑外形風格獨特、簡潔優(yōu)雅,整個建筑以“書”為原形,形似一本即將展開的書。它的建成使用結束了衡水市沒有大型圖書館的歷史,使市級公共文化設施整體水平實現了一個跨越式的提升。
市圖書館服務人口逾50萬,總建筑面積近16500平方米,分為地下一層,地上五層,共有大型專題圖書閱覽室19個,敞開式電子閱覽室300平方米。新館實行全開放服務模式,外借文獻開放管理,讀者可選擇在館內任何開放區(qū)域閱讀。全館閱覽座席將近1000個,供讀者使用的計算機數量100余臺。館內應用RFID技術和無線網絡全覆蓋,為讀者提供文獻查詢、數字閱覽、自助借還等智能服務,以及信息開發(fā)、遠程閱讀、自助復印、教育培訓、休閑交流等全方位服務。
新館還開設了永不打烊的24小時自助借閱室、文化休閑閱讀區(qū)及延時服務。24小時自助借閱室內設自助圖書借還機,全年開放,提供自助借還、續(xù)借等服務。設在一樓300座的學術報告廳可為各類會議、重要活動、學術講座提供專業(yè)周到的服務。盲人視障閱覽室、老年人閱覽室、親子閱覽室、學雷鋒志愿者服務站、聲像室等人性化特色服務設施為市圖書館增添了濃郁的人文色彩。
市圖書館除周一閉館外其余時間全部對外開放,投入運營的圖書館在確保場館公益性的基礎上,將由專業(yè)的公司對圖書館進行社會化運營,它將是我省首家采取社會化運營管理的市級圖書館。通過這種社會化運營管理模式,市圖書館將力爭在2年內打造成具有衡水特色的省級示范性圖書館。
近年來,在衡水市委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在市文廣新局的努力下,市圖書館積極穩(wěn)步推進新館工程建設進程,新館仍將堅持基本服務項目免費開放,按照均等化、普惠性、便利性原則扎實做好惠民工程。市圖書館建成投用,進一步堅定并提升了全市人民的“文化自信”,是讓全民共享改革發(fā)展成果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惠民之舉,是推進平衡發(fā)展、充分發(fā)展,建設“文化衡水”推動文化繁榮興盛的必由之路;是衡水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事業(yè)、持續(xù)加大文化投人的有力明證,更是衡水市快速提升城市文化品位、展現當代城市發(fā)展水平的代表和縮影。(劉曉菲)
相關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