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展葡萄產業(yè) 帶來甜蜜生活
——贊皇縣松會村見聞
整潔的鄉(xiāng)間水泥路蜿蜒曲折,田間的各種蔬菜長勢喜人,漫山遍野的葡萄藤架訴說著豐收的故事。10月14日,一走進贊皇縣黃北坪鄉(xiāng)松會村,記者就被滿眼的豐收景象所感染。正在葡萄園進行田間管理的村民李文山告訴記者,“多虧了駐村工作隊帶來了好項目,俺們現在的生活跟這葡萄似的,甜著呢!”
松會村是水庫移民村,上世紀70年代修白草坪水庫時移民到現址。全村共43戶、143口人,人均耕地少,山場面積大,過去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,全村在貧困線下掙扎了幾十年。
“如今,村里家家戶戶都靠種葡萄脫了貧、致了富,去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,不少村民還在縣城買了新樓房!彼蓵妩h支部書記路振崗介紹,2016年國網贊皇縣供電公司駐松會村工作隊開展幫扶,選準葡萄這個富民產業(yè),4年來葡萄種植面積年年擴大,村民收入年年攀升。
多年前,松會村主要以種植玉米和小麥為主,因為土地貧瘠,產量極低。工作隊來了之后,開始帶領村民們尋找脫貧之路。一開始,工作隊主要帶領村民種核桃、板栗,但是效益差。經過到昌黎縣等地參觀、取經,并聽取有關專家意見建議后,工作隊決定結合當地土質、環(huán)境實際,按照“一村一品”的產業(yè)扶貧思路將發(fā)展葡萄產業(yè)作為脫貧項目。
經過幾年努力,松會村的葡萄種植已達100多畝,包括玫瑰香、維克、美人指、紅提等十幾個優(yōu)質品種。種植葡萄讓村民徹底擺脫了貧窮。
在葡萄產業(yè)的帶動下,村民富了,村里也換了面貌,道路干凈整潔,建成了文化活動中心,村民生產、生活環(huán)境得到明顯改善!鞍倌晟酱迮蚊撠殻裉炫蝸碣N心人。改造線路修廣場,村容村貌日日新……”這些順口溜就是村民對駐村工作隊的最好評價。
如今,種植葡萄已成為松會村村民的主要收入。穿梭在松會村山間的葡萄園,記者發(fā)現,每家每戶的葡萄園門口除了掛著葡萄品種介紹、口感、成熟日期等,還有一個醒目的二維碼!巴ㄟ^掃碼,采摘的人可以了解到葡萄的日常管理信息、施肥情況,對葡萄生長的全過程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。”國網贊皇縣供電公司駐松會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王軟貞介紹,這也是他們吸引采摘者前來的一個訣竅。
產業(yè)興,農民富。自從發(fā)展葡萄產業(yè)以來,松會村1000多畝荒山被承包下來種植葡萄,雇的大都是附近的村民,既增加了村民收入,也為村里帶來了效益,還帶動了附近白草坪、玉皇廟、石嘴頭等村葡萄產業(yè)發(fā)展,以松會村為中心的葡萄產業(yè)帶正在形成。
“要確保葡萄豐收、村民增收,就要延長葡萄產業(yè)鏈!蓖踯涁懻f,松會村距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(qū)嶂石巖30公里,東邊緊鄰白草坪水庫,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氣候涼爽。工作隊正在謀劃實施集采摘、觀光、休閑為一體的葡萄特色產業(yè),吸引更多的人來松會村采摘、休閑。(河北日報記者苑立立)
來源:河北新聞網相關新聞: